战舰排列是无尽的拉格朗日中决定战斗胜负的核心要素之一。合理的站位能最大化发挥舰队攻防能力,需综合考虑舰种定位、武器序列、战场环境等多重因素。前排通常部署防御型舰船承担伤害,中排配置均衡型舰种,后排则安排高输出单位。每艘战舰属性面板中的站位图标明确标注其适合的位置,装甲型舰船优先置于前排,火炮型舰船多在中后排,大型舰如巡洋舰和航母普遍属于后排单位。
武器攻击序列直接影响火力分配逻辑,鱼雷、导弹等武器会按预设优先级选择目标。例如某型鱼雷的战斗序列包含五种攻击偏好,系统会从序列1开始逐级判定攻击目标。这种机制解释了为何未清空前排时后排可能遭受攻击。实战中需根据敌方舰队构成调整前排配置,若无法预判对手阵容,编队时应混编同舰种中护甲较高的单位以分散伤害。巡洋舰中的防御型号如ST59级凭借高额护甲和能量抗性,是平民玩家可靠的前排选择。
舰载机与防空系统的博弈需纳入排列考量。当敌方航母搭载大量舰载机时,舰队需增加苔原级驱逐舰等防空单位,并为其优先加点防空技能。反之若敌方舰载机数量较少,可减少防空舰比例以腾出更多输出位。后排输出舰的生存能力同样重要,艾奥级攻坚离子炮巡洋舰虽伤害突出但站位靠前,需搭配奇美拉级巡洋舰共同承担伤害。红宝石级护卫舰对驱逐舰有克制效果,可针对性编入对抗以斗牛级为主力的敌方舰队。
工程舰的仓储扩容改造直接影响采集效率。为工程舰编组时建议搭配AC721载货型提升容量,减少资源往返次数。采矿平台达到四级后需寻找高资源浓度区域建立前哨站,中型工程舰每小时采集量约3万单位。资源置换任务性价比最高,运输任务建议使用强化过仓库和动力的通用型舰船执行。技术点分配需注意专属性原则,某型号舰船的技术点无法转移至其他型号。
最终阵容需保持五种基础功能平衡:输出、防御、修复、防空和载机。卡利斯托集束鱼雷袭击舰作为S+级后排输出,配合猎兵级重型舰载机形成立体打击体系。奶船卫士级提供中排治疗,澄海级重型护卫舰负责对舰火力压制。这种多维度搭配能应对大多数战斗场景,但具体比例需根据实际战况动态调整。舰队排列本质是资源分配的艺术,在有限指挥值内实现功能最大化才是制胜关键。